特写|一场戴“面具”的超长马拉松

在深秋的中原大地,郑州马拉松开赛,近4万人畅跑在“天地之中”。几乎同时,河南省计量院青年博士王一鸣团队也在进行着另一场需要戴着“面具”的超长马拉松……

11月14日,见到风尘仆仆的王一鸣博士团队,他们脸上还依稀看见“口罩印儿”。“多次辗转到我们手里的计量任务,一般都是难活儿、急活儿。”王一鸣坦言。

从1套到34套,带着“韧劲”奔跑!

“总觉得准确度上差一点儿。”当见到洛阳某军工单位的相关生产技术负责人时,他们急切表示。原来,他们在某项材料配比生产中,自动化生产线上系统数据与人工复核进出原料数据偏差较大,一直解决不了,遇到了计量难题。

“我们找了省内的校准公司,也找了外省的研究院,还没有完全解决,要不你们先试一套?”河南省计量院力学所所长冯海盈明白,这是要先“考试”,再挑“重担”了。冯海盈决定把这个“赶考”交给所里的青年技术团队,由王一鸣博士带队。“中!”闫迪、王子涵、白嘉诺、陈振伟等青年技术骨干们毫不犹豫地“应”下了。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在无人自动化生产车间,因为生产原材料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是远程监控的。要深入生产线上进行设备“诊断”,就要先通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和专业笔试。顺利拿下“笔试”过了安全关,四个年轻人带上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场了。

“第一天的8个小时,眼睛熏得睁不开,噪声之中彼此交流都需要喊出来。”经过现场“把脉”,几乎所有的力学传感设备需要重新进行计量标定。找到“症结”所在,王一鸣博士团队根据生产系统特点,定制了“专属技术解决方案”。即便是“试”一套,他们也决定连夜加工一套力学传感器辅助校准平台,来啃下这个“硬骨头”。

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一套生产系统分布4个不可拆卸的力学传感设备,不仅要把准脉,还要把得精细,在技术方案经过模拟验证敲定后,他们带着“面具”8个小时, 便“试”了一套。当生产线投入材料,经过实际生产验证,经过重新标定和校准的设备准确度,一下提升到了5‰。这一举动让对方技术人员从心底里认可了他们的方案和技术。

“这34套生产系统都交给你们了!”他们心头 “总觉得差一点儿”的石头压了多年,终于因为这几个“年轻伙子”而踏实落地。

从8小时到120小时,带着“创新”奔跑!

“从以往送到实验室标准机上进行力学设备检校,转变成到生产线上进行在线力学计量,不仅要技术跟得上,有量得准的实力。对不同的生产实际,更要有创新的韧劲。”对融入生产集成系统的力学传感设备,在生产原位开展计量检定校准,无疑是对他们生产效率和效益最有利的新方式。在对136台力学传感设备进行计量检定校准中,这四个年轻人对每一套力学设备进行了连接状况检查和响应性能测试,对失准的传感器系统进行重新标定、校准和验证复核。

为了让生产设备更准,他们不仅对常用生产需要的量程进行了校准,还决定升级对设备进行全量程校准,为生产提供更高标准的技术保障,这也是多年来,这些系统首次进行“全量程”原位在线计量校准。“高质与节约并重”,当某一系统失准时,为减少修理更新成本,他们便“揪”出失准传感器,避免了整套传感系统的更新。

不知不觉,就这样“跑”了120个小时。从开始的“熏眼睛”到后面“适应了”,从“声音沙哑”到“兴奋手语”,没有耽误生产,而设备精度提高了。他们像马拉松一样,以耐心和韧劲,将计量技术创新与生产同步同频,将计量数据融入到材料生产中。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维修中的三套系统,他们表示,还将继续“跑”好这场计量“马拉松”。

青春需要激情,奔跑需要方向。看着他们脸上勒出的深痕,想起60年前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核事业科研技术工作者们,戴着口罩面具,兴奋地蹦了起来!也许,这也是跨越时空的“马拉松”默默传承。

他们并没有卸下计量装备,将出发赶往另一个产业的另一个车间另一条生产线。看着他们远去,深秋里,一场又一场计量马拉松,在中原大地“奔忙”……(姜鲲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09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