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生物分子多维数字化表征量值溯源与计量标准研究”项目启动

本报讯 (石亚楠 记者 史玉成)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特征生物分子多维数字化表征量值溯源与计量标准研究”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在京召开。

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副研究员赵洋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等。来自中国计量院、西湖大学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课题具体任务和实施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施一公以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研究员钱小红等11位专家组成的项目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

据赵洋介绍,面对生物测量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该项目围绕生命基础组成单元——特征生物分子,通过研制计量装置和标准物质、开发相关模型、构建数据库等,形成生物分子测量的多维计量表征“标尺”和生命健康/疾病的计量表征“标尺”。项目拟解决特征生物分子的多维量值表征与溯源难题,突破智能识别与计量表征的关键技术瓶颈,完成数字化表征与临床应用的关键质量控制。

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从各自专业角度为项目及课题提出了具体咨询意见。施一公院士认为,引入数字计量科学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赞同中国计量院率先开展数字化计量研究的举措。谭蔚泓院士高度关注生命健康/疾病的计量研究,认为建立精确的度量“标尺”对未来精准医疗领域意义重大。程书钧院士指出,研究生物分子多维数字计量、建立精确的测量方法对生物分子的临床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结合生物测量领域实际需求和计量领域数字化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希望项目团队扎实打好基础,稳步推进研究,取得预期成果。

据介绍,该项目完成后,将有力推动生物计量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物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溯源性,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提供计量支撑。

《中国质量报》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09059号